close
 


東方文薈:當孔子遭遇老子

名家 2013年4月6日

作者: 王睿欣
 
 


縱觀中國文化思想的歷史,佔據主流地位的一是主張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儒家,一是倡導「越名教而任自然」的道家。一個積極入世、崇尚禮法與教育,一個出世絕俗、崇拜自然與天性,兩者的相遇、糾纏與交鋒構造出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特殊風格。作爲思想主張截然相反的兩個派別的掌門人——孔子和老子,如果能夠相遇,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?

一般歷史上傳言,老子較孔子年長,而孔子一生隻見過老子一次。但在《莊子》這本書中共有八篇提到了孔老的會面,其中,最爲經典的是孔子請求老子代管藏書的橋段。

當時老子是皇家圖書館的館長,孔子想讓老子幫他代管那些珍貴的藏書,所以來拜見老子。老子起初死活不肯答應,孔子隻好苦苦相求並說了一番大道理,老子聽得有些不耐煩,就讓孔子說說他的核心思想,孔子說:仁義。老子聽後問:仁義是不是人的本性?孔子回答:是。老子又問:什麽是仁義?孔子回答:心中坦誠歡樂,博愛無私,便是仁義。老子聽了感歎道:你這是多麽浮華的言論啊!說到博愛,那不就迂腐了嗎?而所謂的無私,才是真正的偏私啊!如果你真想讓天下蒼生皆有所養而不喪失純樸的本性,就應該順自然而動。要知道,天地本有一定的常道,禽獸本有群類,樹木各自生長,世人也自會樹立自己的德性。你又何必勞心費力,像背著大鼓去尋找迷路的小孩一樣,大呼小叫高喊仁義。你這樣做,才是在迷亂人的本性啊!

雖然《莊子》對這次孔老會面的描述多少有貶低儒家、擡高自家學說之嫌,但是卻也深刻的顯現出儒道兩家在思想上是多麽的不同,這種不同也突顯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。

我有兩個女朋友,五年前都做了媽媽,兩個人經常交流育兒經:一個堅持給自己的孩子喝來自農家的鮮牛奶,因爲這種牛奶沒有經過人工處理,天然而富有營養;一個則認爲農家的鮮牛奶沒有經過殺菌消毒,也沒有經過衛生檢驗,害怕孩子喝了會生病,所以一定要給孩子喝有衛生檢疫的牛奶。現在兩個人的孩子都漸漸長大了,到了快要上學的年齡:給孩子喝鮮牛奶的女朋友把孩子送去了一般幼兒園,因爲孩子的童年很短,就讓他在還沒有什麽壓力的年齡盡情地玩耍吧;給孩子喝經過衛生檢疫牛奶的女朋友除了幼兒園,還把孩子送去了他喜歡的學習班、才藝班,因爲幼兒時期是體能、智能發展的重要階段,所以想提供各種機會讓孩子得到多方面的發展。

這兩個女朋友在養育孩子上各有各的經驗,各有各的道理,沒有孰好孰壞,就好似儒道兩家的思想一樣。林語堂先生說:儒家學說太現實、太正確、太急功近利,而道家的浪漫、自然與淳樸恰恰彌補了這種缺陷。所以,每一個中國人當他成功得意的時候,都是儒家,挫折失意的時候是道家。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把這兩種思想結合起來,認真投入人生的每一個過程,順其自然人生的每一個結果,相信我們會生活得更快樂一些,也更愜意一些。




 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小麥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