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經第二十一章(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)

[ 老子 ] [ 显示:简体 ] [ 字體: 小 中 大 ] [ 打印 ]

閱筆孔德之容[1],惟道是從[2]。道之為物[3]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[4]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[5];窈兮冥兮[6],其中有精[7];其精甚真[8],其中有信[9]。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[10],以閱眾甫[11]。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?以此[12]。

 

閱筆【簡註】

 

閱筆[1]孔:大、甚。容:樣態。[2]惟道是從:即“惟從道”。[3]為:作為。[4]象:形象。[5]物:實物、物體。[6]窈(yǎo):幽深、深遠。冥(míng):錯暗、暗昧。[7]精:最微小的原質。[8]甚真:特別真實。[9]信:信實。[10]去:離開、消失。[11]以閱眾甫:憑借它認識萬物的本始。以:借以、憑借。閱:覽、觀察,這裏是認識的意思。眾甫:萬物之始。甫(fǔ):開始、起初。[12]此:指“道”。

 

閱筆【引發】

 

閱筆——無所不知:一眼看透大千世界

 

閱筆得道才無所不知,無所不曉。當然不是指他對天道、宇宙從上至下的全部把握,而是指他對其所在境界以下的全部時空、生命、機制及細節,無不洞悉無惑。

 

閱筆他所能突破的時空,遠非人類的肉眼與科技所能觀測。科技只能在當前的物質環境盡力拓展,科學卻永遠探測不到更微觀、更宏觀的天地及其眾生。相反,無論得道者的層次在哪裏,都能將人類肉眼與科技所及的範圍,一眼看得一清二楚。他的世界是洪大宇宙在某一層次的一個單元,這單元雖然有邊,卻已巨大得超越了常人頭腦的任何想象。而且,這單元往下,還有無計其數的層層時空,每一時空都有無計其數的星辰與生命,直到不值一提的人類及其萬物。無論塵世的人有多少,甚至它的每一粒塵沙,每一只跳蚤,每一個細菌,他都明察秋毫;不僅知其現狀,而且知其前因與後果。無論人感覺自己有多麽復雜、微妙,有多少難解之謎、難了之事、難測之心,它們在得道者眼中,無不纖毫畢現。

 

閱筆人卻不以為然,人想科技已經十分了得,科技都不能出神入化如此,區區一個和人並無特別差異的得道者,如何可以洞察一切?人當然應該這樣想。人不這樣想,人也就是非常之人,人也就可以與得道者溝通。但是,人畢竟只是用井底之蛙的視角去看偉大的覺者,自然什麽都看不明白。而且,覺者也無意讓人明白他的智慧與神通,人不值得為其一用,也不值得為其一想,他大自在的境界,和人相差何止十萬八千裏。

 

閱筆他的能夠洞察一切,是因他升華到更高境界之後,其下的一切,就像是他身體的細胞或毫毛:無論多麽細微,他都可以將它無限放大來觀照;無論速度多麽快捷,他都可以將它減緩來徐徐把玩;無論多麽復雜,他都能從源頭梳理到結尾。他不只從一個角度觀看,他還能施用千萬只眼睛,從千萬個層面,從千萬個時段,去同時打量同一個對象。因此,同一對象的內部與外部、過去與未來、宏觀與微觀、表象與本質、全局與細節,什麽都不可能隱藏。

 

閱筆為何他能具備如此神通?老子早已講明,他入道得法,以“真”、以“信”、以“德”和宇宙特性同化,也就和宇宙合一。

 

閱筆【反思】

 

閱筆——管中窺豹,如井底蛙一般自欺

 

閱筆無論我們談出怎樣的道理與機制,今人都會強烈質疑。今人容納不了大智慧,具備不了大視角,擁有的只是小心眼、小家子氣與為私為我的千百種雜念,當然無從理解老子。

 

閱筆在洪大宇宙之中,人所探測到的所謂宇宙,不管已經突破到多少多少億光年,都不過是大宇宙中的一粒塵埃,小得不能再小。人又是這粒塵埃中最微不足道的存在,人被塵世萬物牢牢束縛了身心,如何容易曉知宇宙真相?

 

閱筆小宇宙都已運行了無數無數無數億年,人卻堅信地球的年齡才幾十億年,人類的歷史才幾萬幾百萬年。一粒塵沙中的生命都無計其數,人卻堅信只有地球才擁有生命存活的全部條件。宇宙中的人和猿從來都沒有血緣的關系,而且地球出現的猿猴絕對只是因人而生,因人而存,供人欣賞、玩樂或吃喝,人卻堅信人是由猿進化而來。人的生命來自高遠的神的世界,在萬古之前即已誕生,而且將在層層不同的時空永恒存在,人卻堅信人的壽命不過區區百年,絕無生前與身後。

 

閱筆人在這樣的狀態之下茍活,天道的意圖在於,使人在苦中償清罪業,在迷中悟會大道,最終還能返歸家園,重新具備大智慧與大境界。不少生命清醒著,所以沖破重重障礙,也要做僧人、道士、基督徒或在家修行者。即使孔子主要講解做人的道理,儒生亦可借其純正的標準,修養到極高境界。然而,時至今日,清醒的人卻越來越少。即使出家人,也很少能夠嚴守戒律、正悟經書、潛心歷煉。變異的紅塵不僅將尋常人籠絡,也將出家人嚴重誘惑。

 

閱筆人卻自以為得計,可以憑一孔之見,解釋整個宇宙與人生;即使不能解釋,也不妨礙好好享受人生的樂趣;即使享受不到人生的樂趣,也得找個自欺欺人、聊以自慰的理由;即使自欺也欺不了,想活也活不了,還可輕拋頭顱,一走了之。如此,他們便感覺自己知道一切,可以算計一切。殊不知,這正是對天道的反動,只能招致無窮無盡的惡果,還得自己此後的生命無休無止去承受。w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麥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